close

除了常見的雞鴨牛羊豬之外,碗裡的食物你認識嗎?

我想很多人(包括我)只能說出:「這是魚、那是蝦、這應該是某種山菜」的概括分類,

但後來我慢慢發現--認識食物是很重要的。

你吃了牠卻不認識牠,總覺得是一種輕蔑,也可能吃下了瀕臨絕種危機的生物而不自知。

所以,決定不定期來介紹這些「動植物們」,在成為食物之前,其實牠們不只是食物。

---

 肉魚、肉鯽仔、土肉、刺鯧  

今日中午的便當主菜是「肉魚」。

肉魚、肉鯽仔、土肉都是牠的台灣俗名,中文正式名稱為刺鯧,屬於長鯧科。

大多棲息於砂泥質海域、近海沿岸,幼魚成群漂流在表層,有時還躲在水母的觸鬚裡,靠水母保護,等長成成魚後就生活在底層,

只有晚上才到表層找食物吃,以浮游性生物及小魚、甲殼類動物為食。成魚體型最多可達30公分。

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日本以南至中國東海、臺灣西部沿海及中國南海。臺灣分布於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及澎湖海域,

是台灣市場上常見到的食用魚,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是盛產期。

但台灣漁貨來源常常是靠購買大陸魚貨進港拍賣的漁船,如何加強查緝走私,保護國內漁業資源,則是刻不容緩的課題。

肉魚也由於過渡的捕撈,體型有變小的趨勢。

(資料來源:台灣魚類資料庫、國立海洋博物館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圈一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